楚天蕙兰解决方案
专业从事白蚁防治、预防、白蚁饵料为一体的服务型企业
文物古建筑白蚁防治
1. 古建筑白蚁危害现状
文物古建筑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古建筑集历史、人文与自然景观高度和谐统一,保护好这些珍贵的文物古建筑是各级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居住环境的不断改善,文物古建筑及周围的农村老旧房屋除老人及经济上的弱者外,已很少有人居住,甚至有些房屋已倒塌,这给白蚁、天牛、粉蠹、木蜂等害虫提供了滋生条件,白蚁通过倒塌房屋为媒介危害(害虫)古建筑,给文物保护工作带来了很大压力。此类以祠堂、寺、庙、楼、塔、古宅等木构件框架为主体的古建筑,约占文物保护单位总数的95%以上,且近9成的砖木长期遭受各种白蚁、天牛、粉蠹、木蜂危害。由于白蚁危害常常是隐而难察,在人们的疏忽大意中,给古建筑遭受一定程度的损坏,轻则建筑结构遭破坏,重则建筑倒塌。据估计,浦江县每年由白蚁危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在1000万元人民币左右,而由白蚁对文物古建筑造成的毁坏则难以用经济数据来直接进行统计,因此做好文物古建筑的白蚁防治是当务之急,文物古建筑的白蚁防治工作,已是保障文物古建筑安全的一项重要的内容,应当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
2.白蚁种类及特点
2.1古建筑的白蚁有二科四属五种即:鼻白蚁科家白蚁属的台湾家白蚁,散白蚁属的黑胸散白蚁等
2.2特点一是家白蚁是破坏建筑物最严重的种类,它的特点是扩散力强,群体大破坏迅速,且在短期内能造成巨大损失。
二是散白蚁是破坏建筑物分布最广泛的种类,它体群小,活动范围大,危害分散,主要危害木门槛,木门框,地搁板,墙裙柱脚等。
三是土栖性白蚁黑翅土白蚁,在土中筑巢,主要危害建筑物周围的森林,苗木,花木,有时也对房屋建筑造成危害。
四是天牛、赤足木蜂、粉蠹主要危害屋檐上的桁梁和栓木,被蛀木材孔道纵横交叉,弯曲相通,粉蠹,木蜂在危害处有大量木屑。
3.白蚁危害的成因分析
白蚁是一种群居性的社会昆虫,由于其危害的隐蔽性和严重性而成为房屋使用安全的一大隐患,如果局部小范围内出现的蚁害未能达到有效的治理,则会通过分飞繁殖、蔓延侵入等途径侵蛀到周围建筑,形成危害范围不断扩大的公害,并可造成直接或间接经济损失,严重时可发生屋塌人亡事故。
3.1建筑结构因素及人为因素
许多古建筑的房屋多为明、清时期建造的,数量多、年代久,大部分的房屋长年失修或空关造成内部湿度过大,白蚁常易入侵孳生繁殖。多数古建筑为立柱式砖木结构,且大部分都采用木质的承重结构,而所有木材几乎都没有防虫处理和防蛀能力(特别是白蚁蛀蚀)。同时,也发现有些古建筑虽然采用传统的防潮、防白蚁结构即将木柱置于础石之上,使建筑物的木构件不直接与地面接触,能起到防腐、防虫作用,提高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4.白蚁防治的对策措施
文物古建筑蚁害治理工程涉及面广,专业性强,持续时间较长,要坚持“重点治理,全面预防,统筹兼顾”的思路,开展好文物古建筑白蚁危害情况调查,掌握和监测白蚁活动规律和蚁情动态,确定文物古建筑白蚁危害治理方案,确保文物古建筑蚁害治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4.1文物古建筑蚁害治理必须坚持的原则
文物古建筑蚁害治理工作必须坚持四大原则
(1)不改变原状原则。
(2)不破坏环境原则。
(3)“以防为主、以治为辅、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防治工作原则预防与治理相结合原则。
(4)维护和修缮相结合原则。
4.2实施分类防治
根据白蚁危害及其它害虫的不同种类,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杜绝白蚁及各种虫害的侵入。
(1)对已修缮的建筑采取预防措施。
(2)对尚未修缮的建筑,采取防与治相结合措施。
(3)对建筑群周围采取封闭式防治措施。
(5)对天牛、粉蠹、木蜂危害的地方,可用乳剂灌注或喷洒,严重时用乳剂和石膏粉搅拌后嵌灰灭之。
4.3落实相关配套政策
(1)保障维护资金。
(2)建立防治队伍。
(3)建立健康档案。
白蚁防治客户服务热线
400-877-1280鄂ICP备19002812号 版权所有:楚天蕙兰白蚁防治